据公安部数据显示
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中
18-40岁群体占比高达62.1%
七类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
揭开诈骗陷阱的层层伪装
教同学们见招拆招
↓↓↓
一、deepseek新骗局
今年,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因强大的功能和开源特性火爆全网,但随之而来的仿冒网站、木马病毒、虚假课程和虚拟货币骗局也瞄准了大学生群体。
1.仿冒app与网站
木马病毒伪装更新:有仿冒deepseek的安卓app诱导用户点击“更新”,实际安装恶意子包,窃取短信、通讯录甚至拦截支付验证码,导致账号被盗、资金损失。
钓鱼网站“高仿”界面:仿冒域名如“deepsek.com”“deepseek-chat.cn”盗用九游会网址多少官网设计,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后信息遭窃。已有学生因误登山寨网站,社交账号被盗,损失数千元。
2.虚假课程
天价课程实为拼凑:某售价199元的“deepseek爆文写作课”仅含九游会网址多少官网免费内容,甚至有教程将chatgpt旧课改名重卖,内容与deepseek毫无关联。
社群二次收割:骗子以“免费资料”拉群,群内80%内容为广告,最终推销数千元“进阶课”,实际价值极低。
防诈技巧
二、“先交费”求职陷阱
刘某在某求职招聘软件上留下个人简历后,一名招聘人员主动联系他,说某公司正在招聘软件测试员,该岗位无学历要求,到手工资8000元左右,还有五险一金以及加班费。刘某心动了,对方称入职需缴纳一笔体检费,于是刘某按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,之后便被对方拉黑删除。刘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
诈骗手法
三、刷单返利陷阱
2024年11月,大学生小宁在抖音看到“点赞返现”广告,前两单收到几十元佣金后,被诱导下载虚假购物app,充值9千元后无法提现。另一名学生小褚则因缴纳“解冻费”被骗1780元。
四、助学金/奖学金骗局
去年年底,学生小龙接到“助学机构”电话,对方以“发放助学金”为由索要验证码,导致其父亲银行卡内3千元被转走。类似的案例中,大一新生小b被假教育局工作人员骗走8900元,对方谎称“助学金无法到账需转账验证”。
五、冒充公检法诈骗
四川大学生小亚接到“00”开头的境外电话,对方冒充警察称其“涉嫌洗钱”,要求转账至“安全账户”,最终被骗四千元。
六、账号买卖交易骗局
2025年3月,学生小张(化名)在网上出售某游戏账号,诈骗分子冒充买家与其取得联系,称要购买其账号,但要通过某“专业”的游戏交易网站,并发送了链接。小张信以为真,点击进入并联系网站内所谓的“客服”,最终因轻信对方所说“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输错”而多次转账,共计损失9000元。
七:校园贷骗局
大学生小e接到“注销校园贷”电话,对方谎称“影响征信”,诱骗其向陌生账户转账6500元。另一案例中,学生因轻信“低息贷款”广告,陷入高利贷陷阱,被迫偿还数万元。
不贪小利、不存侥幸
面对各种诱惑
多一分思考,少一分冲动
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“反诈达人”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